防災學者:2020台灣正式進入「氣候緊急」新紀元

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由產、官、學等環境專業學者組成,今(2)日強調從今年2020開始,台灣正式「氣候緊急」狀態,政府應整合防災機制,以及針對現有防災法令做調整及訂定各階段的減碳方案,否則20年之後氣候帶來的影響台灣將無從應對。
去年年11月,歐洲議會正式達成共識,宣布歐洲及全球進入「氣候緊急狀態」,並要求歐盟執委會之相關法案與預算皆須以避免地球溫度升高超過1.5度為目標,更應盡速提出面對氣候緊急狀態之策略,台灣防災產業協會指出,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成長趨勢較以往更為快速,預計2036年年均溫將增加2度,將遠超全球目標的1.5度。
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彭啟明表示,現在各級政府仍欠缺統合防災工作機制,應盡速確立國家因應氣候緊急狀態的減碳目標,更要明確納入調適與減緩作為;民間產業也須思考氣候緊急將對全球供應鏈及市場造成莫大衝擊,強調只要政府現在開始著手應對措施,氣候緊急就會從危機變成機會。
交大土木系副教授單信瑜表示,用「溫水煮青蛙」來形容氣候變遷下的人類再適合不過,不過水已經要滾了,再耽誤下去就將為時已晚!
單信瑜說,台灣降雨型態已大幅改變,降雨日數在過去20年裡日數減少3.01%,降雨強度卻增加了3.16%,以往颱風、梅雨季才會有雨災出現,近年只要6小時以下大雨就會帶來嚴重災害。
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价巨,「氣候緊急」無法以過往和既有經驗來應對,日本在2013年就通過國土強韌化基本法,政府也要積極告訴人民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的真相,讓全國上下能一同面對。
銘傳大學都市規畫與防災學系副教授馬士元指出,行政院設置的「災害防救辦公室」功能遠遠不足,面對氣候緊急情況政府應整合各部門資源和功能,在未來才能有效應對。
企業風險管理首席總監姚大鈞強調,台灣地區在聯合國評比下屬於全球受氣候影響風險最高的地區,面臨的各項災害將遠超乎想像,希望政府能將各部會整合起來,並制定全國上下面對的氣候變遷計畫。
協會最後提出4項建議供政府參考:1. 應確立國家因應氣候緊急狀態的減碳目標;2.提出能因應氣候風險的國土計畫;3.建置完整的防災法律系統;4.整合各部會、部門的防災計畫,以整合性的機制因應。
(中時 )
也許您會感興趣
其他人正在看
推薦閱讀
-
台灣「農村好物」甄選 8日起線上報名
-
葉獻文專欄-資金盛宴可期 台股續震盪上行
-
經濟專家稱 台灣和平太久了有點不正常
-
漢醫傳到韓國叫「韓醫」游錫堃:台灣中醫應改稱「台醫」
-
三倍券預購ing 洛杉基喊:選這個券可多領2000元
-
莊奕琦》閉門造車就等著關門
-
企甲聯賽》台鋼最後關頭進球 努力衝排名
-
香港國安法實施 台派聯盟發聲明籲修改國號
-
地理科圖表題占55% 整體難易適中
-
專家喊話 漢光演習避開南海
生活熱門新聞
-
全聯神級夜市美食買1送1 內行人爽喊:已吃8盒 - 生活
-
國小女兒造句作業洩家庭秘密 媽一看哭了:老師別誤會 - 生活
-
猴子機車狂打「豆漿」下秒一口吞 車主全程目睹崩潰 - 生活
-
全聯架上驚見湯麵神配料她手刀搶購 網大讚識貨:30年吃不膩 - 生活
-
抗百年大旱 全台擬建3新水庫 - 生活新聞 - 中國時報
離婚證人
發表意見
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